产品展示
膜生物污水处理
![]() 产品说明
1、 膜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进一步发展。它主要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,大量的微生物(活性污泥)在膜生物反应器内与基质(废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等)充分接触,通过氧化分解作用进行新陈代谢以维持自身生长、繁殖,同时使有机污染物降解。膜组件通过机械筛分、截留等作用对废水和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。生物处理系统和膜组件的有机结合,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运行的稳定性,还延长了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,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降解,并加强了系统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果。
2、MBR的类型MBR按结构可分为三类:膜曝气生物反应器(MABR)、萃取膜生物反应器(EMBR)、膜分离生物反应器(MSBR),目前MABR和EMBR还处在实验室阶段,尚无实际的工程应用,MSBR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。 膜组件中的膜根据膜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。根据膜孔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微滤膜和超滤膜,按膜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平板膜、管式膜和中空纤维膜。按照膜组件的放置方式,MBR可分为分置式(旁流式)MBR和一体式(浸没式)MBR。 1989年,日本学者Yamamoto等首先开发了一体式MBR,主要应用于市政和工业废水的处理,其最大特点是运行能耗低,且具有结构紧凑、体积小等优点;但单位膜的处理能力小,膜污染较重,透水率较低。分置式MBR的膜组件形式一般为平板式和管式,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,其特点为:运行稳定可靠,操作管理容易,易于膜的清洗、更换及增设,但动力消耗较高。与分置式相比,浸没式可用于大规模的废水处理厂。这也是浸没式膜组件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,目前世界上约有55%使用浸没式MBR。 近年出现的新型气升循环分体浸没式MBRE ,其特点是膜单元与生物反应器分置,便于系统维修和膜清洗,膜清洗时对生物反应器工作状态影响很小;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之间的循环无需循环泵;膜组件采用浸没式,保留了浸没式膜生物器低能耗的特点。该工艺可处理浓度较低的化粪池上清液,出水经简单后处理就可达到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回用标准。 按照是否需氧可分为好氧MBR和厌氧MBR。好氧MBR工艺的实际商业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北美,紧接着出现在80年代早期的日本,差不多也在这个时候,厌氧MBR工艺在南非和日本进人了工业污水处理市场,而在欧洲好氧MBR工艺直到80年代中期才第一次出现。好氧MBR出水水质高,出水适于回用,操作简单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化应用。据报道世界上约有98%以上的工程是膜分离工艺与好氧生物反应器相结合。一般来说,好氧MBR负荷率一般在1.2~4.2 kgCO D/(m3 .d)之间,厌氧MBR负荷率在2.9~50 kgCOD/(m3.d)之间,因此厌氧MBR特别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,而用好氧MBR是不可替代的。厌氧MBR可作为特种废水或难降解废水的前处理过程,再根据水质的类型,结合好氧MBR、纳滤和反渗透进行处理,使出水达标排放 。 我国对MBR的研究起步较晚,但发展迅速。自1993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始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工作以来,也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应用研究。研究内容集中于膜工艺的开发和膜污染的防治等。目前,国内较活跃的MBR废水处理研究机构有中科院、清华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。 |